这起收购达成 汽车行业或步上消费电子的后尘

2018-01-25 12:51 出处:其他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huangying2
收藏成功,去查看收藏>>

  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很多人对高通都并不陌生,作为全球智能手机制造和消费大国,对于手机厂商来说每制造一部手机会向高通支付相应的专利费用,而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也会间接支付这笔费用。

  现在这一幕很可能在汽车行业再度上演,高通2016年10月宣布斥资470亿美元(现金加股票)收购恩智浦半导体,欧盟刚刚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而中国商务部的态度也即将浮出水面,随着事态发展收购案将最终尘埃落定,高通能否如愿在此一举。相信中国商务迟迟没有表态也是深知此项收购对中国半导体产业有可能带来的深远影响,最大限度的保护我国利益。

  谁是恩智浦?

  恩智浦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半导体公司,且此前收购了飞思卡尔,恩智浦擅长连接,收购了飞思卡尔——擅长处理和控制连接及其带来的数据。两家合并后恩智浦和飞思卡尔的专利数都约为10000。显然高通就是看上了能力完整、专利众多的恩智浦。

  如果高通成功收购了恩智浦?

从去年10月宣布收购以来,高通一直在不遗余力的推动此时。背后的原因很简单,高通在智能手机领域遇到了增长天花板:首先,智能手机行业整体增长放缓;此外,在商业模式上高通也遇到了一定的挑战,此前就爆出苹果拒向高通缴纳专利费,二者还闹上法庭。众所周知苹果在智能手机产业的利润是非常之高的,连苹果都承受不住高昂的专利费意欲拜托高通,更不用说原本盈利能力就不如苹果的中国智能手机厂商了。

  为了谋划下一步,高通把目光投向汽车领域,而这也是物联网、无人驾驶、智能汽车等多个风口聚集的领域,希望能够抢占先机布局上游产业链的高通,收购恩智浦的心是迫切的。

  放行收购会如何?

  如果此交易成功,无疑将使我国相关产业对美国芯片公司过度依赖和受制于人的状况更加恶化。美国已视中国在半导体领域的崛起为“威胁”,全方位封锁和阻击中国半导体领域核心能力的建立。对此,反垄断法专家、南开大学教授许光耀对记者表示:“因为不同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国情及市场竞争环境不同,因此每个国家对集中行为的审查一定是在尊重国际通行规则的前提下,采取符合本国社会经济发展具体需要的措施。例如,欧盟成员国可以基于本国公共安全、媒体多样性等公共利益对欧盟批准的集中案件附加其它条件甚至禁止交易;2010年加拿大政府以不符合国家利益为由否决了必和必拓对加钾公司的收购案。这些表明,对于同一个经营者集中案件,不同国家的反垄断审查机构可以独立自主地立足于本国国情,考虑产业和国家安全等因素,做出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审查决定。集中行为的影响应在相关市场范围内评价。各国市场条件不同,同一集中行为在各国所产生的影响也可能不同。比如欧盟现在已没有手机生厂商,而欧盟芯片产业的研发水平曾经走在世界前列,受此项集中行为的影响不大,而中国手机企业众多,国内芯片产业也正处在升级转型的关键发展时期,审查自然应当更严格一些。”

网络设备论坛帖子排行

最高点击 最高回复 最新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
文章页底部微信二维码
收藏 (0) +1 (0) +1 (0) +1
网友评论
注:所有评论通过审核后才会被公开。
最新评论
手机访问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聊天吐槽赢奖品回到顶部